《柳叶刀》子刊50年研究:1型糖尿病心血管风险,随年龄而变化
一型糖尿病是因为胰腺能够产生胰岛素的细胞遭到破坏,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作用,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从而使得血糖水平持续性升高,诱发糖尿病。
本身一型糖尿病并不是很可怕,不过持续性高血糖却会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特别是大血管如心血管、脑血管、四肢大血管和肾血管等。

看到很多报道说:一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不禁疑问,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患有心血管疾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做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呢?
一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年纪的心血管风险是如何变化的?
芬兰是世界上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柳叶刀》子刊发表了一项来自于芬兰全国层面的研究,经过50年的研究,详解一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年龄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变化。芬兰所有在1965-1-1~1999-12-31期间被诊断是一型糖尿病且确诊时年龄小于15岁的11766名患者纳入研究中,一直接受心血管疾病监测到2016年,对心血管死亡的随访一直到2017年,随访时间长达约29.6年。

期间共1761人出现单一或多种类型心血管疾病,共报告2686名心血管事件,包括864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其中663名是急性心梗;497名中风;854名外周动脉疾病,其中有498例发生下肢截瘫;471名心力衰竭。
随着时间延长,儿童期一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逐渐下降,每晚一年确诊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线性下降3.8%。跟普通人相比,一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确实很高,其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达10.9倍,中风风险高达5.9倍。
不过,患者一生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跟普通人风险差距逐渐缩小。25~34岁的一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是普通人的25.1倍和5.4倍;55~64岁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的风险分别是普通人的6.7倍和3.5倍。
为什么一型糖尿病患者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呢?
之所以一型糖尿病患者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可能跟“失控”的免疫系统有关。免疫系统的功能是抵御病原菌入侵,其中的细胞免疫能攻击特定的病原体,体液免疫能产生抗体B细胞。它们异常活跃时,说明体内有外来物质入侵或有害物质。

一型糖尿病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是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患者血液中能查出多种可诱导错误攻击的物质,如胰岛素细胞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此类物质可直接攻击心脏,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一型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护理?
1、胰岛素治疗护理
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促进血液中葡萄糖被细胞利用,从而起到降血糖的目的。不过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正确注射胰岛素,掌握用药剂量,不能随意更改用药量。

2、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应严格控制总热量摄入,远离精制糖。多吃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五谷杂粮,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升高。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不能过度节食,以免诱发低血糖。
温馨提示
只要一型糖尿病患者保证血糖稳定达标,就能保护心血管系统,防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同时做好生活干预,每天至少有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能增加肌肉利用葡萄糖,辅助控制血糖,同时应定期去医院检测血糖水平。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极 中秋节后的月饼去哪儿了?“按销定产”延长销售周期配合促销打折,过期月饼就销毁
-
八 14岁学生死于炭疽,北京、山东、山西多地报告疫情,这条传播链值得警惕
-
人 想要越吃越瘦,晚饭是关键,吃晚饭时做好4点,体重悄悄降下来
-
人 心跳得越慢越容易长寿?不瞒你说,心率要这样控制才好
-
人 脾胃虚的女性,身体可能出现3个“丑态”,尽量别忽视
-
爱 医生:不管烟瘾多大,这3个时间段不能抽烟!特别是第2个,要牢记
-
人 “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5种,生活中别太开放
-
腾 男生来大姨妈全过程,最后一步真的有被“爽到”!
-
人 颈椎不好,性命难保!记住这四招,轻松解决疾病的烦恼
-
人 久坐与死亡概率直接相关?远离久坐危害,这几点你应该知道!
-
人 肝不好的人,忌口排第一!5类食物少碰少吃,避免肝细胞变坏
-
穴 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按按手臂上一条线,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