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搏!96岁老人一天晕倒4次,医生冒险施救成功
“我家外公96岁了,如果不是医生们准确诊断、及时手术,可能外公现在已经不在了。”12月2日,96岁朱爷爷的孙女把一封感谢信送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感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团队对朱爷爷的救命之恩。
原来,11月13日,朱爷爷在家里先后晕倒了4次,送医后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出现多次心脏停搏,老人家才会反复晕厥。
面对“超高龄”手术的风险,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联合施治,为朱爷爷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朱爷爷康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朱爷爷术后与麦憬霆副教授合影
反复晕厥的“元凶”
竟然是它!
据朱爷爷家人回忆,11月13日一天内,朱爷爷在家里就晕倒了4次差点跌伤,把一家子人都吓坏了。
家人赶紧联系到“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张玉玲教授,张玉玲教授初步判断有可能是心脏原因引起的晕厥。情况危急,朱伯伯被立即收入心脏监护病房。
在病房进行心脏监护期间,朱爷爷又出现了短时间的意识丧失,随着警报声响起,心电监护上出现了整整一个屏幕的心跳停搏,持续有6秒多。
显然,这就是朱爷爷反复晕厥的“元凶”。
针对严重心动过缓、心脏长时间停搏,植入心脏起搏器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然而,给96岁高龄的朱爷爷做手术,医务人员要克服重重困难:除了高龄带来的风险,老人家体重仅有40公斤,合并肺气肿、肾功能不全,这些都让手术面临高风险。
做不做手术呢?朱爷爷家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高龄手术风险大
多学科团队保驾护航
在细致耐心地与家属沟通的同时,医疗团队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的组织下,进行了多学科讨论,从术前准备、麻醉、血管穿刺、起搏器囊袋制作、电极置入、术后管理等每一个细节,均制备了完善的方案,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11月18日上午,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淑娴教授和麦憬霆副教授按照术前计划步步为营,为老人家植入双腔起搏器,手术过程相当顺利。
回到病房后,在护理团队悉心照料下,朱爷爷在当天就开始进食了,伤口也没有出血红肿。别看朱爷爷年纪大,身板又瘦小,但术后恢复还不错,很快就恢复精气神,术后第三天就撤除监护,慢慢下床活动。
11月24号,术后第6天,朱爷爷身体状况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前对心血管内科团队表达了感激之情。如今朱爷爷恢复往日的活力,家人也终于放下了心。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张阳、黄睿、麦憬霆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林传凌
来源:广州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开灯睡觉会导致孩子性早熟?性早熟的4大危害不可忽视!
-
人 医生提醒:老年人经常补充这4种营养元素,或有益于身体健康
-
人 吃了几十年才知道,香蕉是放射性最强的水果!
-
腾 常喝牛奶和不常喝奶的人,真的差很多!后悔知道晚了!
-
人 芒果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吃?原来吃芒果需要注意几点
-
网 年纪轻轻,为什么记不住事了?
-
腾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合适?这4类人洗澡“懒”一点,会更健康!
-
医 降血压除了用药,多吃这6种食物,或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人 一到冬天就小便多,究竟是什么回事?
-
光 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出炉,癌症只能排第三,第一名是它
-
人 第二例自愈者发现背后:到底有多少人不怕艾滋病?
-
每 为何脑梗患者逐渐增多?或与3个习惯有关,劝你尽早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