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多彩新论】滴水恩深 报以涌泉

2023-02-15 02:38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当代先锋网

有一种愁,苦断肠——

1985年5月,新华社记者走访海雀村,被眼前极端贫困所震撼:“我走了两个村民组,11户人家,没有一户人家有炊烟。”生态恶化、生产落后、生活贫困,家家户户面临近乎断炊的绝境!新华社记者的这篇内参迅速引起党中央重视。

有一份情,深似海——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毕节试验区建立,贵州扶贫开发改革试验的序幕由此拉开。

远在贵州西北群山之巅的小小海雀村,承继了几代中央领导的关怀,几度情牵梦绕,数载扶贫攻坚,如今的海雀人民,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海雀“生态脱贫”的路子越走越宽,底色十足的民生画卷不断铺展。

有一颗心,绿满山——

“有了党的好政策,还需自己更争气!”从1987年冬季开始,时任村支书文朝荣带着村民“饿着肚子向荒山开战”,3年种下松树12000多亩,荒山秃岭开始披绿,临终之际仍不忘嘱咐儿子:“看好这片林。”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文正友继续带着乡亲们苦干实干谋发展。

有一股劲,撼天地——

“幸福不会天上来,要靠自己双手去奋斗!”这是已故去的老支书文朝荣留在笔记本里的一句话。即便身处贫穷困厄的年代,对党绝对忠诚如信仰之光指引着这位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公仆,“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团结带领海雀儿女一条心跟党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挖掉了导致贫困落后、生态恶化的穷根、恶根!

海雀村广场上,文朝荣雕像栩栩如生,无声诉说那段燃情岁月。2016年,海雀村宣告整村脱贫!文朝荣种下的林在去年12月实现林业碳票交易,成交总价为144100元;农产品购销合作、直播培训等新业态在海雀蓬勃发展,海雀乡村振兴图景令人称赞。

从字字揪心到决战贫困,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38年间,海雀之变,折射出的是一步跨千年的奇迹,是乌蒙大地乃至贵州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小康是什么?”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这句曾经激荡在乌蒙高原的千年之问,经过几代人的感恩奋斗,早已经化为一句长长的惊叹!

风过林海,镌刻时光对亘古景象的全新书写,水拍山崖,烙印初心对历史使命的信念担当。

对中国式现代化多彩贵州新篇章的无限憧憬,对更加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是新海雀新的追求。

永怀对沉入历史尘烟之苦难的痛感,永葆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切实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忠诚之志、维护之行、奋进之力,期待新海雀儿女在新征程上继续开创新的奇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