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土枇杷成了“金果果”——福建云霄棪树村的乡村振兴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福州3月4日电 题:土枇杷成了“金果果”——福建云霄棪树村的乡村振兴路
新华社记者周义、林善传
春风拂过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和平乡棪树村的山山水水,带来了暖意,也催熟了枇杷。在阳光的沐浴下,黄灿灿的果实缀满枝头,既引来游人,也富了农户,带来丰收和希望。
云霄县是“中国枇杷之乡”,走进云霄县棪树村,果农穿梭于千亩枇杷林海内,把果子采摘、装筐、搬运上车,客商忙碌分拣、称重,一派火热景象。

云霄县棪树村村民吴阿美在枇杷园采摘枇杷。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
“快看,又来了两辆大巴!”村民的呼叫让记者注意到村口来了不少游客。来自广东汕头的黄秀枝一下车便跑到果园里拍照打卡,她告诉记者,团队此行70人都是环卫女工人,来这里旅游迎接“三八”国际妇女节。
三两成行,不一会儿果园栈道上遍布行人。“尝尝,甜得很。”热情的果农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新摘的枇杷,游客试吃后纷纷掏钱购买。“一筐40元,一个上午已经卖了上千元哩!”谈到收入,村民吴建路喜笑颜开,他在果园前用木凳和桌板摆了一个简易小摊,上面摆着10多筐金黄的枇杷。吴建路告诉记者,村里有人气,多亏了合作社的“枇杷姐姐”。
吴建路口中的“枇杷姐姐”是村里的头号“网红”吴素华,近年来,她参加电商培训学习,从果农变身主播,推广乡村美景,并为滞销枇杷打开出路。
“枇杷滞销的时候,8毛钱一斤都没人要,有一天我遇到村里的大学生吴慧婷,她红着眼眶告诉我,家里辛苦一年,果子卖不出好价钱就交不了学费,心急如焚。”吴素华说,那天之后她就在村部简陋的圆桌旁,架了一台手机,开始直播销售枇杷。
短短一个多月,枇杷线上销售营业额达300万元,直播带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自此,村里开始培育挖掘本土农村电商新生力量,让他们走进田间地头直播,制作有关枇杷采收的短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主动为群众找销路。“90后”返乡大学生吴慧婷就是其中的一员,如今村里已经有20多名“农民主播”,并进驻了2家电商企业。
香甜的土枇杷走出了大山,名扬海内外,棪树村借此吸聚了大量的人气。棪树村挂职干部汤子杰告诉记者,有了人流量,村里发展农旅融合有了信心,如今,村里建成了枇杷文化馆、10多间民宿和旅游配套设施,随处可见的彩色墙绘和漫山遍野的金果子让棪树村成了网红打卡地。数据统计,去年以来,棪树村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0万元。

游客在云霄县棪树村购买枇杷。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
乡村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记者在棪树村看到,每个摊贩不仅卖鲜果,还卖成罐的枇杷膏或成袋的枇杷花茶,且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口大锅和炉灶。汤子杰坦言,大锅是用来熬制枇杷膏的,要想提高枇杷的身价,就得实现全产业链的发展。
“枇杷的花和叶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能做枇杷花茶和枇杷膏,我们通过引进加工企业,将枇杷综合利用,带动农户致富增收。”云霄县农业农村局热作站站长陈天佑说,去年棪树村的枇杷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100万元,人均收入2万多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财 潜伏期最长45天!此地已出现5例,持续40℃高烧,多地疾控提醒
-
每 处处美、家家好、全域优 今年寿光乡村建设要实现新突破
-
北 15岁男孩身高定格1米53,医生的话让人痛心
-
小 医生提醒:不想尿毒症病情恶化,少吃这5物
-
虎 高烧不退、发病人数翻倍、奥司他韦抢光,甲流比新冠更可怕?
-
新 流感可导致白肺,但危害更大的是诱发基础病加重,有些需ICU抢救
-
生 特殊的干细胞移植,成功“治愈”一位艾滋病患者,世界第五位“治愈者”出现
-
人 新冠病毒抗体IgG阳性率近96%,专家:不建议过度检测
-
F 细数那些曾经让人颠覆三观的“控制饮食”大法
-
时 无法预防新冠!默沙东、辉瑞均宣告研究失败,国产特效药扎堆抢占700亿市场
-
财 一款新药在美国试验被叫停,会被中国医保劝退吗?
-
蓝 抢完布洛芬抢奥司他韦,多地“流感神药”卖断货!药店趁机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