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大米的“七十二变”

2023-03-06 11:12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普洱日报

△灰水粑粑。

△米花糖。

△米凉粉。

▱通讯员 刘晓琼 王杨静 游雯敏 文/图

在镇沅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哀牢山一带,农家人沿用祖传手艺,把普通的大米做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美食。走进九甲镇九甲村黄琼秀家,你能看到大米的“七十二变”:

灰水粑粑。灰水粑粑用米浆蒸制,与其他粑粑不同的是要加入草木灰泡的水。将淘好的大米放入热水泡开的染饭花水中浸泡一夜,再倒入准备好的灰水搅拌,就可以磨制米浆了。在磨好的米浆中放入白糖,把调制好的米浆倒在簸箕上蒸,2个小时后即可出锅。出锅后,放在盘子上,用手揪坨捏成饼状,整齐地摆放起来,灰水粑粑就做好了。

米花糖。米花糖主要是用糯米、染饭花和麦芽糖制作而成的。将染饭花水泡好的糯米蒸熟、晒干,然后用植物油拌糯米,使其表面光滑,再放入锅内炒至爆花即可出锅。把麦芽糖倒入锅内熔化成糖浆,将糖浆离火,加入米花,搅拌均匀,最后将加有米花的糖浆捏成圆形,米花糖就做好了。

米凉粉。米凉粉则是将浸泡后的大米磨成米浆,大火将锅预热,再倒入米浆烧开,熬至半熟时加入熟石灰水继续搅动,直至用勺子挑起呈片状时,改用小火熬30分钟,然后盛到盆里,凝固后即成米凉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