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市畜科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无菌猪”年培育量世界第一

2023-04-20 05:35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科研人员展示“无菌猪”。

核心提示

上个月,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以下简称市畜科院)获得国内首个无菌级(猪)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这标志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菌猪”,将规范用于实验动物繁育和特殊病人膳食产品开发、婴幼儿奶粉评价、早产儿疾病研究等。

此前,市畜科院成功培育的中国首个全人源抗体小鼠,同样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这种小鼠可替代人类研发特定的抗体药物,能应用于肿瘤、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临床治疗,为我国全人单克隆抗体药物的源头创新带来新的契机。

这两项突破“卡脖子”难题的技术,到底是怎样研发成功的?又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重庆日报记者走进市畜科院一探究竟。

在位于荣昌的市畜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有一群享受“国宝”待遇的猪儿:

1200平方米的无菌“大房子”,只住了300头猪儿,它们出生时是无菌剖宫产,由“医生”接生,吃的食物必须进行高温、高压等多种无菌手段消毒,平日的生活和运动由专门人员实行“保姆式”看护……

这些备受呵护的“无菌猪”是研究菌群与疾病,以及生长发育的一类特殊模式动物,它本身不含任何微生物,可以把研究过程中细菌微生物对实验的干扰降到最低,可用于医学、生物学、畜牧、食品、环境等诸多领域。

然而,以前“无菌猪”培育的核心关键技术只掌握在美国、韩国等少数国家手中,我国要开展相关研究,只能向国外公司支付高昂的服务费,受制于人。

为此,市畜科院2013年开始建设无菌猪培育基地,开展“无菌猪”培养技术攻关。

突破核心技术

终结国外对“无菌猪”的技术垄断

“无菌猪”是一种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特殊模型动物,培养的难点在于——为猪仔提供无菌的生长环境和采用无菌化的培养技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