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美味因泉生

九华楼旧址 牛国栋 摄
汇泉楼饭庄旧址 荆强 摄
糖醋鲤鱼 李建军 摄
炸荷花 李建军 摄
□牛国栋
济南坐拥千泉,兼有山、泉、湖、河之胜,不仅风景好看,还为济南人提供了丰富给养,济南菜也因泉而生。
靠湖吃湖
众泉汇流而成的大明湖早年间不只为观景,还是一个渔村,与城外北园一道,成为济南人最早的“菜篮子”。湖中盛产鱼、虾、螺蛳(田螺)及“明湖三美蔬”——蒲菜、莲藕和茭白。1927年出版的《济南快览》评价道:“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菱,其味似笋,遍植湖中,为北数省植物菜类之珍品。”每年五月至七月,是蒲菜采摘季,不仅百姓们买回家中自烹尝鲜,各大饭馆更是以此为主打推出奶汤蒲菜、蒲菜炒肉、锅塌蒲菜等应时招牌菜。1920年代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就读的诗人、诸城人臧克家,后来在《中国烹饪》杂志撰写《吃的方面二三事》中回忆道:“大明湖里,荷花中间,有不少蒲菜,挺着嫩绿的身子。逛过大明湖的游客,往往到岸上的一家饭馆里去吃饭。馆子不大,但有一样菜颇有名,这就是蒲菜炒肉。”
芙蓉街东侧金菊巷里的老菜馆燕喜堂,以清汤、奶汤等汤菜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益都(今青州)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便有齐地擅用煮好的骨汤作清汤、奶汤菜品的记载。燕喜堂灶间里常年有口大汤锅整天开着,不时地续骨头添水。有人说,在燕喜堂,前台的人到后厨来要块肉吃容易,要口汤喝却很难。依靠吊汤的秘籍,他们创出了奶汤全家福、奶汤虾脯、奶汤鱼肚、清汤燕菜、清汤蝴蝶海参、清汤御笔猴头等一系列招牌汤菜。而其中自然少不了奶汤蒲菜,这道菜也堪称夏令济南第一汤菜。
济南城内的饭馆“靠泉吃泉”“靠湖吃湖”。后宰门街东首路南原有座两层小楼,名九华楼饭庄,院子里有眼泉井,养鱼做菜都靠它,这里便是济南名菜九转大肠的诞生地。其西邻原有家知名度更高的同元楼饭庄,虽以楼命名,却是两个平行的两进四合院。西侧为店铺、厨房,东侧为住宅。珍珠泉和珍池(俗称鸭子湾)流出的清澈泉水汇成明渠,流经院内天井,池水中的木箱放养鲤鱼供客人点选。该店除承办酒席,也经营蒲菜猪肉灌汤包等小吃,用大明湖里采来的新鲜蒲菜和半肥半瘦的猪肉做成包子馅,味道自然独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