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身体全换件时代真的到来了吗?来了解下

2022-07-07 13:34 来源:明珠号 小李说健康

2019年4月15日,以色列的团队宣布,利用患者自身的人体组织,打印出了本星球第1个完整的心脏;2019年5月4日,《科学》杂志以封面报道形式高调官宣,美国莱斯大学与华盛顿大学的联合团队,用水凝胶打印出了具备呼吸功能的肺模型。身体全换件时代真的到来了吗?咱们现在来解读。

说到打印器官,咱们要先介绍传/奇发明家,科尔夫博士,这位人工器官之父,出生于1911年的情人节那天,193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科尔夫博士刚当内科大夫时,亲眼目睹了1位年轻人因肾衰而痛苦死去的过程,他推论,如果能找到可以排出血液里蓄积毒物的方法,就能挽救生命。于是,他开始用香肠的肠衣之类东西,探究原理,并萌生了制造人工肾的想法。历经各种失败,最终于1945年,成功用自己的设备救回1位67岁的肾衰患者;1957年科尔夫将第1颗人工心脏置入狗的体内,狗存活了90分钟。2008年,科尔夫去世,并留下了激励后人的名言,如果1个人能够长出心脏,他也就能够制造心脏。如今,科尔夫的理想,正在逐步实现。

打印器官,首先要了解器官的结构,以及结构执行的不同功能是如何形成的。肺,有气管以及环绕的血流,最小的血管直径只有300微米,相当精细。打印肺,最大的挑战是,在软组织中植入血管,并保证细胞可以存活。需要解决3个难题,如何使打印的器官模拟肺功能的气囊,自由交换氧气;打印出的血管可以为组织输送氧气;打印过程中,要兼顾多种不同的管道系统。怎样实现这复杂的要求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