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步行训练都有什么作用,一文科普下
脑卒中后70%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步行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虽然患者可以通过机体自行恢复及日常康复治疗恢复一定步行功能,但仍有许多患者不能独立行走。对于脑卒中早期,不能行走或行走能力低下患者,可以进行减重步行训练。
什么是减重步行训练
减重步行训练强调在真实步行环境中进行综合性训练,注重实用性,增加安全性,减少能量消耗,扩大活动范围,提高生活质量。自上世纪80年代始,减重步行训练开始临床应用于脑卒中、脊髓损伤,小儿脑瘫、骨关节、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下肢无力、痉挛的患者,帮助他们及早进行步态及平衡功能训练。患者下肢无充分负重能力时即可开始减重步行训练,而无需等训练到能步行后才进行传统步态训练,符合脑卒中早期康复理念,目前在脑卒中临床已广泛应用。
减重步行训练工具
减重步行训练工具由两部分组成:即减重装置和电动活动平板。
减重装置(电动)主要包括固定支撑架、减重控制台、电动升降杆、减重吊带。减重控制台控制电动升降杆的升降,随着升降杆的升高,患者被逐渐向上吊起,下肢负重减少,减少的重量可以在减重控制台上显示出来。治疗师可以按需要从下肢0%(完全负重)一100%(完全不负重)调整下肢减重量。
目前,初始的减重量大多采用减掉患者身体重量的30%一45%,也有减重60%的报道。训练前患者需要达到站位平衡一级;患者髋关节能够完全伸展。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旦进步,就减少减重量,直至达到全负重。但必须保证正确的步态模式及安全性。减重吊带类似于降落伞固定带,使用时需紧紧缚于患者的腰臀部,固定带的两端对称固定在悬吊支撑架上。
活动平板(电动)用于减重患者的步态训练,平板运行时间、速度和坡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一般初始速度设定为0.1-0.5m/s。每次步行训练30-40min。采取间歇训练法,间歇频率及时间因人而异,主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疲劳恢复情况。由治疗师具体掌握,以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减少间歇次数、间歇时间,增加平板运动速度。
减重步行训练都有什么作用?
1、对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中后期下肢肌力、平衡能力、转移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2、步行时大脑皮质能量代谢活动增加。受累的半球感觉运动皮质中血液循环中的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加强,受累半球的运动区激活能力加强,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代偿水平。
3、减重步行训练对改善膀胱和排便功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也很有益处。还能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血脂、血糖调节功能,减轻痛觉过敏症状。
4、通过吊带将人体悬吊,减轻步行的髋部和双下肢的负重,可以使患者步行中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提高患者步行稳定性,矫正患者的步态。
5、患者在减重装置的保护下安全性提高,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师的治疗,患者主动性意愿加强,促进康复更好的完成。
本篇结语:
脑卒中后,患者恢复正常的行走能力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减重步行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训练方式。如果想最终恢复到正常的行走功能,也是需要多种训练方法的结合进行。总之,康复训练还是需要到正规的专业机构接受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康复治疗要趁早,以免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