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走出帕金森的认识误区

2021-04-12 16:31 来源: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说起帕金森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不停颤抖的手。其实,帕金森病不一定都是“抖”,“抖”也不一定是帕金森病。那什么是帕金森病呢?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发现PD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氧化应激、兴奋性神经毒、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诸多因素有关。帕金森病也是一种慢性病,类似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一样需要长期的药物、生活等多方面的管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在55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在1%以上,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增加到2%。许多早期、症状较轻的帕金森病患者常以为动作迟缓或者手抖是老年人的正常老化现象,尤其是有些患者仅有动作迟缓而无手抖时,忽略了就医。

近年来,帕金森病在我们的耳边、眼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包括数学家陈景润、拳王阿里等在内的诸多大众熟悉的名字都曾与帕金森病相关。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以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为显著特征。

运动症状:

• 运动迟缓——日常生活中,如穿衣、刷牙等动作缓慢、字越写越小,行走时步距缩小,呈小碎步,语言单调

• 静止时手颤抖,有时脚颤抖

• 强直——四肢沉重感及僵直,活动关节困难

• 姿势异常——患者颈及躯干呈弯曲姿势,身体前倾,行走时手臂不能自由摆动

非运动症状:

• 抑郁、嗅觉减退、便秘和睡眠行为异常等

帕金森认识误区

误区1:帕金森病只引起运动障碍

每一例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先后或同时表现出运动症状(震颤、行动迟缓等)和非运动症状(失眠、嗅觉减退等);不仅运动症状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非运动症状也明显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

误区2:影响寿命

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一般不影响寿命。

随着治疗方法和水平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较长时间的维持高水平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误区3:盲目手术治疗

并不是所有帕金森病病人都可以手术。

一般来说,早期药物治疗显效明显,而长期治疗的疗效明显减退,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及异动症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医生全面评估。

误区4:反正治不好,不治了

帕金森病患者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不会影响寿命,也不会影响生活质量,我们一定要正确的认识疾病,及时治疗,定期复查。

误区5:卧床休息

有些患者畏惧出门和活动,排斥一切运动。事实上,运动有助于治疗帕金森病。研究显示,有氧锻炼项目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有氧健康状况、运动功能、疲劳、情绪和认知功能。

我们要一起走出帕金森的认识误区,保持乐观心情、意志坚强、保持家庭关系和睦,加上合理及时的药物治疗,大多数帕金森患者能保持长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较高的生活质量,让病情进展减慢速度。

-------------------

作者:神经与精神科 苗孟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