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脑梗危害大,预防大于治疗,饭后3件事,50岁以上建议少做

2021-05-25 18:51 来源: 大眼看世界00

56岁的老李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因为一些生活小事,饭后跟老伴吵了几句,竟然导致眼前一黑,不省人事。再次醒来时,被告知自己的脑梗突发,差点丢了那条老命!

其实,脑梗这种疾病,很早就被人称为“老年病”,是中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极高。所以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真的要特别注意血管的养护问题,尽可能降低脑梗发生的几率。

医生提醒:脑梗危害大,预防大于治疗,饭后3件事,50岁以上建议少做

1、饭后用力排便

当人在用力排泄时,腹部肌肉会收缩,此时,腹腔和胸腔内的压力会迅速增加,这使得心脏不得不用更多的力量将血液输送出去。也就是说,当排便困难时,整个人的血压会迅速加压,会导致颅内压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容易引起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若是在饭后的话,本来大脑的血液就有一部分会参与到胃部循环,大脑处于缺血状态,此时再用力排便的话,危险系数会更上升一个层次。

尤其是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脆弱性增加,血压急剧上升,更易发生脑出血。

2、饭后马上睡觉

饭后大脑供血减少时,若是马上去睡觉,也会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减慢,流向大脑的血液会进一步减少。醒来后,血压会有比较明显的波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脑梗死发生在“晨高血压”的时候的原因。所以在饭后,一定要预留足够的休息的时间,再去睡觉,才有助于脑血管健康。

3、饭后生气、吵架等

生气和吵架,本来就是很容易导致血压骤升的事情,若是饭后去做这样的事情的话,就更容易导致大脑在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下,血管压力骤升,很容易引起脑部血液循环中断,导致脑梗塞的发生,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所以,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日常,若是做得不对的话,就是在“玩命”啊!

因此,要想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时注意这些生活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平时一定要注意饭后休息,稳定情绪,遇事不慌不忙,避免血压和血脂骤升。同时,人到了一定年纪的话,确实比较容易出现胆固醇或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情况,所以平时也要注意做好日常调理,可以时常喝些清脂的植物液,以摄取到足够的芦丁、不饱和脂肪酸、天冬酰胺等营养物质,会有助于血管内脂质的分解和排出,对于预防血管硬化、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代谢和预防脑梗,都有很大的帮助。

生活中的3个小细节,或是脑梗“信号灯”,劝你早重视

1、异常打鼾

睡眠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现象,如果在睡眠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这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可引起血压下降和组织器官缺氧,要提防脑梗塞发生。

2.尿液颜色较暗

如果尿液颜色在短时间内变得较深,说明身体缺水,而缺水会导致血容量不足,血液粘度增加,如果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就很容易导致脑梗死。

3.清晨高血压

人的血压不恒定,一般在早晨起床后,血压会明显升高,出现高峰,半夜血压明显下降。若清晨起床发现血压剧烈波动,要提防脑梗塞的发生,最好及时就医问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