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心脏“破洞”家长未在意 缺口悄悄长大 险失微创手术机会
9月29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获悉,一名幼童一岁时发现心脏有个9毫米的房缺,因为吃睡无碍,父母没有让他接受手术治疗。谁知两年来,幼童的心脏缺口扩大到14毫米,而且右心增大,险些失去介入封堵的手术机会。

2019年3月,刚刚一岁的正正(化名)因肺炎入住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听到他的心脏有杂音。随后的心脏彩超显示,正正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达到9毫米。当时医生建议,考虑到正正的房间隔缺损范围较大,自然闭合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孩子因先心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甚至右心增大、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风险。由于正正已有一岁,结合心脏超声的具体情况,已完全具备介入微创手术的条件。
但正正父母想着孩子还小,而且吃睡无碍,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总归是心脏手术,便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同意手术治疗。
出院后,正正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长大,但却比同龄小朋友瘦弱了一些,体能也差了一截儿。上幼儿园前,正正就3次因为肺炎住院。2021年9月18日,才上幼儿园没几天的正正,就再次因为肺炎发热来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得知他有心脏房间隔缺损的病史后,医生给他复查心脏彩超发现,缺损不仅没长好,而且范围已经扩大到14毫米,正正的心脏由于长期负荷过重,右心已增大,肺动脉增宽,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在正正的肺炎得到控制后,他立刻被转入儿童心血管内科。由于正正的缺损部位过大,接受微创介入手术可能存在封堵器脱落风险,如果介入手术不能实现,正正可能需要外科开胸手术。
听到这个结论,正正的父母后悔不已,再三表示希望微创治疗。心内科主任李恒、李红平副主任医师,联合超声影像科赵胜主任、石珍主任经过反复仔细评估,认为正正的房缺为椭圆形缺损,虽然最大缺损直径达到14mm,但仍可以尝试接受微创介入封堵。
26日,在多学科协助下,李恒带领心内科团队,从正正右股静脉穿刺置管,通过头发丝般细的导管和导丝,小心谨慎地把封堵器送入他的心脏内,最后打开“封堵伞”,将心脏内的缺损牢牢堵住,成功阻挡了房缺导致的血液分流。
术后12小时,正正已可以下床自由活动。目前恢复良好,已于28日出院。本来早可以用微创来解决的事情,却险些要做开胸手术,正正的父母也算是虚惊一场。
9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用心爱心”。李恒主任介绍,先心病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系统畸形,与胎儿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有关。据统计,每千名新生儿中,就有6~7名患有先天心脏畸形。常见的简单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如果孩子病情较轻微,经过医生评估,可以每3~6个月复查一次,观察随访至1~2岁以后。我国对出生六到七十二小时的新生儿需要常规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阳性的孩子应遵医嘱按时随访,但如果出现心脏增大、心功能不全、甚至有肺动脉高压表现,应尽早手术干预。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张月朦 通讯员 温红蕾 黄洁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Qnews
【版权声明】
来源:北京青年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肝不好的人,忌口排第一!5类食物少碰少吃,避免肝细胞变坏
-
爱 医生:不管烟瘾多大,这3个时间段不能抽烟!特别是第2个,要牢记
-
人 中年男性很容易被肥胖“盯上”?减肥不难,这6个小细节请牢记
-
腾 生过孩子的女人,身体有啥“变化”?这4个不同,很明显!
-
人 乳腺癌和遗传有一定关系,可这并不是说用不着预防措施了
-
人 转告家人:中老年人想要拥有好睡眠,睡前尽量不要做这5件事
-
上 中药材掀“涨价潮”!返乡大学生回家“种药”,年入超40万元
-
阳 养肝“冠军”被揪出,不是枸杞,饭后当零嘴吃,还你“婴儿肝”
-
极 中秋节后的月饼去哪儿了?“按销定产”延长销售周期配合促销打折,过期月饼就销毁
-
穴 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按按手臂上一条线,全解决
-
人 想要越吃越瘦,晚饭是关键,吃晚饭时做好4点,体重悄悄降下来
-
增 为什么有的人显年轻,而有的人却显老?不外乎这5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