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独自就医不便?可找“陪诊师”相助
“老人都是比较节俭的,舍不得花这个钱。有的子女会叮嘱让我装作是他们的同事或朋友。”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月都会积极配合。
当然,很多老人并不知道目前已经出现了陪诊服务。不久前,在一次陪诊过程中,高月看到一位老大爷看完眼科门诊后迷路了,不知道去哪取药,一直在原地徘徊。出于职业习惯,高月赶忙走上前问清楚了情况,陪着这位92岁的大爷去药房取了药,最终把他送出医院大门。
老大爷对这位好心人也是连连感谢,他并不知道高月是“擅自离岗”。高月随后又上楼找到了原本需要陪诊的患者。“还好那位患者非常理解,毕竟他是付费了,而我却去帮了别人。”高月说。
作为服务性工作,人际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由于患者来自全省各地,很多老人讲话都是带着方言。来自皖北地区的高月有时很难明白皖南地区的方言。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耐心一点,多问几遍,把患者的意思问清楚。此外,就诊时,医生讲的话有时稍显专业,而且就诊时间有限,后面很多人排着号,出来后,我们还要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再解释一遍。”高月说,“当然我还会把就诊情况电话告知老人的家属。”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这是高月朋友圈里出现最多的一句话,她也在用这种方式不断提醒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除了陪诊,有时高月还会代替患者进行问诊。由于疫情或者其他原因,有些患者本人无法来到合肥的医院,他们在网上挂号之后,高月就替他们找到医生问诊。
让陪诊服务“走得更远”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社会对陪诊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所以很多人都开始加入这一行业。说实话,这个工作的门槛不高,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高月说。记者在她的抖音账号上看到,有不少网友在相关视频下留言咨询如何成为陪诊师。
据了解,我国目前并未将陪诊师纳入职业目录,当然就不存在统一的职业规范。采访过程中,不少陪诊师和医生表示,希望能出台相关文件,对从业机构和人员进行审批或备案管理,规范行业发展,这样陪诊服务才能“走得更远”。
“我觉得应该发展陪诊师的职业,但同时规范化的工作也要跟上,避免出现黄牛、医托。”赵红说。
相关业内人士还表示,陪诊师在服务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患者的信息,保护患者隐私也值得关注。有的陪诊师以“找熟人插队”为卖点,还会影响就医公平。另外,在提供陪诊服务时,陪诊师和患者还应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以防出现垫付的挂号费要不回、没有约上专家号要求退费等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儿 这种“鲜奶”喝不得!容易感染细菌不说,严重的还会影响发育
-
小 女人长期佩戴“金手镯”,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医生说出实情
-
会 超模何穗穿紧身短裙秀身材,背后镂空一大片,肩膀上蚊子包太抢镜
-
小 男性出现尿颤是怎么回事?
-
药 总是反复发作荨麻疹,痒得受不了,要怎么办才好?
-
人 水果当饭吃,饱腹又减肥?
-
会 55岁李若彤晒健身成果!穿运动内衣太性感,背部肌肉明显充满力量
-
人 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杞县送“技”送“资”到田间
-
会 演员李心艾暴瘦110斤!近照瘦出锥子脸,肩膀突出全身无一点赘肉
-
人 安徽太湖:患者亟需救治 医护挽臂献血
-
海 健身教练每天逼90岁母亲做运动:早晚走3公里 还要踢拳做操
-
人 康健园|厨房佐料叶能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