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纵隔瘤术后复发 精准手术让他“死而复生”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专家在进行手术。 医院供图
日前,南京市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被“判了死刑”的复杂纵隔瘤术后复发的患者,不但挽救了患者生命,而且保住了一个家庭的幸福。
据了解,王先生一年前曾因纵隔肿瘤在外院手术,恢复得一直不错。但最近突然感觉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在当地医院就诊后,CT报告提示“右侧胸腔大量液性低密度影、右侧纵隔见巨大软组织影,最大横截面积9.3cm×8.8cm”。当地医生委婉地告诉王先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因为肿瘤体积大,没有手术机会了。全家人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但是又抱着一丝希望,辗转打听到南京市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的景华主任团队在救治疑难重大疾病方面很有经验,遂慕名前往南京求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发现,心脏超声显示王先生右房心包外见一大小约96mm×85mm低回声。磁共振显示:纵隔旁右侧病灶,考虑肿瘤复发伴出血。两处巨大的肿块占据了王先生右侧胸腔75%以上的容积。邻近心脏,大血管已经受压、移位,左肺组织也受到压迫,这也是王先生出现胸闷、气短症状的症结所在,情况危急。
面对这样的情况,专家带领整个团队讨论病情,经过仔细推断、严谨分析,认为患者纵隔占位是陈旧性机化性巨大血肿可能性大,但也不排除肿瘤复发侵犯心脏的可能,手术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大出血、食管气管穿孔等严重后果。
景华主任介绍,患者来院时已出现明显的气促症状,病情进展会严重影响呼吸循环等功能,严重危及生命,必须争取手术切除。术前,景主任带领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个性化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尽最大努力降低手术风险。胸心血管外科团队为患者实施了“复杂纵隔肿物切除术”。手术过程充满惊险,不能有一丝懈怠,景华主任亲自上阵,精密操作,完整摘除了王先生的纵隔肿物。困扰王先生很久的“恶性肿瘤”在术后病理报告显示为纵隔血肿,这场手术化解了危机,为王先生赢得了生的机会。
南京市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董国华主任介绍,纵隔是位于左右纵隔胸膜之间较大的间隙,纵隔肿瘤是胸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医学检查的进步及人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临床上巨大纵隔肿瘤已不常见。临床上把直径大于10厘米的纵隔肿瘤称为巨大纵隔肿瘤。因其位置深,与重要脏器相邻,肿瘤巨大,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手术难度很大。董主任提醒,如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可通过胸部CT进一步明确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通讯员 张明 夏凡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央 高启强干嚼咖啡、老默炫棒棒糖,这些“狠人”解压法真有效吗?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北 医生解答为何有人阳康后查出肺结节:不要过于害怕,阳康后发现的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
-
2 从63800元砍到3780元!医保灵魂砍价再现,企业4次离席商议
-
医 病毒感染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新冠带来新的证据?
-
澎 医保谈判成功率创新高:有罕见病药从6万降到3000多,百万抗癌药无缘,有何影响
-
科 奥密克戎“新选手”CH.1.1现身美国!其潜在突变令人担忧
-
健 新冠变异病毒能否人工合成?专家:技术上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难
-
新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