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春笋正当季 食用需适量

2023-04-12 03:44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晾制笋干 (王大鹏 摄)

一茬春雨一茬笋,最近正是闽北挖笋吃笋的旺季,每年春笋一上桌,医院里消化内科的病人就增多了,因食笋过量而送医的患者,轻则嗳气、胃胀、胃痛,重则胃出血、胃穿孔。

近日,在武夷山就有人因吃笋不当导致失血休克,住进重症室。爱吃笋的人,到底该怎么健康吃笋呢?

八旬奶奶吃笋,“吃”进了医院

据武夷山市立医院统计,3月份以来,医院消化内科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十几例,其中大约一半发病前几天都存在吃竹笋的情况。

武夷山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程显星解释:“春笋的粗纤维含量高,质地硬,难以消化,这些病人患有胃溃疡或者肝硬化静脉曲张等基础性疾病,加上过量吃笋,加重了基础胃病的病情,导致胃出血的发生,甚至有一位老年患者因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原来,家住武夷山市年过八旬的李奶奶有胃病史,经常感到胃部不适,她还患有高血压。春笋上市,家里的餐桌上多了这道春季鲜品。可没想到,连吃了三天的笋后,李奶奶竟出现了吐血、便血的症状,还住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

陪同的家人说,李奶奶平时有胃病,吃了笋后,出现胃痛和排黑便的情况,但没有太在意。在排黑便持续两三天后,李奶奶突然开始吐血,家人这才慌忙将李奶奶送到武夷山市立医院急诊科,“吐了大概有200ml的血,我们吓坏了,赶紧来医院。”李奶奶家人说。

在医院就诊时,李奶奶因失血休克,血压只有70/50mmHg,被诊断为胃出血后,经过药物治疗、输血等抢救,李奶奶没有再呕血及排黑便,情况相对稳定,但还是进入重症监护室观察。目前,李奶奶经治疗已康复出院。

医生:春笋正当季,部分人群不宜多吃

“竹笋富含纤维素,具有低脂肪、低糖等特点,能够降低胃黏膜对脂肪的吸收,同时能够促进胃肠蠕动,适量食用可以促进排便。也适合肥胖、高脂血症人群食用,有预防便秘、消除积食、预防消化道肿瘤的作用。”程显星说,一般人适量吃基本没问题。

“春笋含有大量的粗纤维,普通市民在食用春笋时,要尽量避免空腹食用。”程显星表示,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问题,尤其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人群不宜吃笋,笋中大量的纤维素是导致胃黏膜损伤的重要原因,会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消化系统疾病。

除了上述患者外,程显星提醒,尿、肾、胆结石患者也不宜多吃笋,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而草酸与钙结合会形成草酸钙,加重结石病情。且春笋属于民间所说的“发物”,患有皮肤炎症或者本身就属于易过敏体质的人群,在吃春笋的时候也要谨慎,少吃或不吃,食用春笋易引起荨麻疹。

最后,程显星提醒广大市民,吃笋时,一定要注意细嚼慢咽,适量食用。除了春笋、菜梗等粗纤维食物,大量吃粽子、清明团子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也容易诱发消化道疾病。一旦出现胃胀、胃痛、黑便等症状,可能是消化道出血,要及时就诊,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吃笋的3个小建议

1.煮春笋时最好先焯水

煮春笋前最好能在沸水里先焯一下,大约煮1至2分钟,甚至可以煮更久一些,以软化粗纤维,有助消化。这样还可以去除春笋的涩味,吃起来更爽口,让大部分的草酸流失。减少草酸和体内的钙形成草酸钙在体内沉积,导致结石。

2.不要食用过量

吃笋时,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天天吃,更不能顿顿吃。吃春笋吃出毛病的,大多是因为一次吃得太多。

3.不要和生冷食物混吃

春笋不要空腹吃,吃之前可以先喝汤、羹,或者吃几口饭,以减少春笋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吃完春笋后尽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鲜等。

(林李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