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锻炼时若不注意3点,当心运动养生变成运动养病

2023-04-23 11:43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保持适度锻炼一直都是维持身体健康的有力帮手,不少人会选择在闲暇时间跑跑步、打打球,以此保障匀称健硕的身材和良好的心肺能力。不过,跑步虽好处多多,若是方式不对,也难免会给身体带来一些损伤。

最近,一名35岁的壮年男性感到膝盖酸痛难耐,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滑膜炎,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才有概率痊愈。但问及他致病原因时,结果却出人意料。

该男子学生时代就是长跑健将,工作后也经常进行10公里耐力跑,期间膝盖曾经痛过无数次,但每次都是修养两天后又继续开跑。结果磨损积累下来,导致了如此严重的病情。

医生还说,这算是幸运的,之前自己诊治的病人,不少都已经出现了膝盖坏死症状,再严重些,就得和轮椅相伴了。

那么,明明是健康的锻炼手段,为何会成为致病因素呢?跑步时,若您不注意这3点,也要当心跑出一身病。

1.跑前是否热身

运动和静止条件下,人的肌肉松弛度、心脏波动强度还有代谢速率都有明显差别,这也是为什么在进行锻炼之前,需要做一套拉伸操来帮助激活肌肉骨骼以及心肺功能。

如果在跑步前不进行热身运动便骤然拔高运动量,可能会使得膝盖、跟腱、骨骼肌等众多部位一时间难以承受突变的负荷,继而出现磨损,请予以重视。

2.跑姿是否合理

跑步的姿势同样是减少运动损伤的得力助手,在跑步时,请保持上半身挺直,维持挺胸抬头的状态,并且将身体重心向身体正前方移动,这样既能够改善腰背弧线,也能够减少跑步产生的疲劳感。

在移动脚部时,应确保全脚掌着地,并且要有意识地避免出现垫脚尖的状况,这样能够增大受力面积,继而对跟腱和小腿肌肉起到保护作用。

跑步时,还应保持握拳状态,并且尽量让手臂弧度变大,让拳头上升至心脏附近,这样对心肺的改善可能会更明显。

3.跑前是否进食

空腹跑步或是饭后跑步都可能引发肠道疾病,因此在进食后的2-4小时内跑步,可能更加合理。

空腹跑步时,身体由于缺乏供能物质,可能会分解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这对减肥减脂反而不利。而饭后立刻运动,则会导致肠胃蠕动功能异常,诱发慢性消化道疾病以及排便不畅。

此外,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在饭后请保持静养,以免血压、血糖过度上升。

总之,跑步虽好,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上述3点的基础上,还需对外界环境、自身装备、体质状况进行考量,采取的运动方式、运动量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