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的人老得慢原来是有原因的!
3.提升运动能力
2021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脏专家发表在知名期刊《运动与运动心理学》上的研究认为,音乐可以转移患者在康复运动痛苦中的注意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在音乐中可以坚持更长时间、更高强度的运动。
D六个场景更适合放点音乐
清代名家吴师机在《理论骈文》中有记载:“七情之为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要想最大化发挥音乐的作用,选择以下场景或许事半功倍:
■起床时 轻音乐
相较于传统的闹铃声,可选择轻柔的音乐,或清脆的鸟叫声、细微的流水声等自然界声音叫自己起床。尽量调小音量,在晨间逐渐唤醒大脑,减小起床压力。
■工作间隙 纯音乐
日本有线电视广播公司USEN研究发现,工作间隙听10~20分钟电影背景音乐、钢琴曲等纯音乐,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开车时 慢音乐
狭窄的车道、昏暗的光线、一眼望不到头的封闭隧道,常常让人神经紧绷。实验对比慢节奏音乐《卡农》、快节奏音乐《克罗地亚狂想曲》、警笛和女声安全警告后发现:听快节奏歌曲时,司机驾驶速度最快;听舒缓音乐时,司机的速度明显放缓,表明驾驶者的感觉比较放松,精神压力较小。
■吃饭时 悠扬音乐
对老年人来说,如果食欲不佳,不妨吃饭时来点音乐,帮助提高消化系统的神经兴奋点,从而起到增强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音乐对大脑神经的刺激,可促使人体分泌各种激素、酶等物质,从而促进胆汁、唾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建议选择节奏比较舒缓、悠扬的音乐,对消化更有好处。
■运动时 振奋音乐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奥卡纳根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运动时听振奋人心的音乐会使身体的疲劳度骤减。与此同时,还能降低心跳加快和肌肉酸痛的不良感觉,即使对于平时不怎么锻炼的人也是如此。
■入睡前 抒情音乐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睡前听音乐能帮助入睡困难的人更快进入梦乡,并提高睡眠质量。这是因为听音乐改变了紧张情绪,放松紧绷的身体。此外,音乐还能掩盖环境中分散注意力的噪音。对因焦虑或压力引起的失眠者来说,可以培养睡前听45分钟音乐的习惯,并把音量控制在40分贝以下,坚持1个月,就可能看到改变。
据生命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