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分清工作相关疾病和职业病吗?
本文转自:鹤壁日报
办公室“久坐一族”的“颈椎病”“过劳肥”“鼠标手”“干眼症”,大家经常吐槽的这些“职业病”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病,只能算工作相关疾病。
一、什么是工作相关疾病?
工作相关疾病泛指一切与工作有关联的疾病、伤害等健康问题,是职业病名单以外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是员工缺勤的重要因素,是职业健康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常见的工作相关疾病有哪些呢?
1.行为(精神)和身心的疾病,如精神焦虑、忧郁、神经衰弱综合征,常由于工作繁重、夜班工作、饮食失调、过量饮酒、吸烟等因素引起。
2.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
3.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病,如不合理的轮班作业导致了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显著增加。
4.其他疾病。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腰背痛、颈肩痛等疾病,常与某些工作有关。
三、工作相关疾病和法定职业病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呢?
严格地说,法定职业病和工伤也属于工作相关疾病,但是这里我们讨论的是除这两类疾病以外的工作相关疾病。
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虽均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有关,但两者存在不同:
1.职业病与职业有害因素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控制或消除相应的职业有害因素后,职业病发病可减少或消除;而对于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有害因素只是其发病的诸多因素之一,不是唯一的直接因素,切断职业有害因素的接触,工作有关疾病可缓解但不可消除。
2.职业病具有群发性,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中,会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出现个别患者。但工作有关疾病不具有这一特点。
3.职业病患者可以享受法定的劳保待遇,而工作有关疾病患者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四、如何预防工作相关疾病?
1.保持良好生活作息,规律进食、适当运动、睡眠充足等。
2.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满意度。
3.合理安排工作组织和工作时间,调整工作节奏。
4.适当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5.改善车间作业布局,保持良好坐站姿,不要久坐、久站,避免弯腰同时转身、长时间手腕部弯曲等不良姿势,适当活动等。
6.开展功效学、职业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培训,了解工作相关疾病早期症状、产生原因及预防干预措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