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胆结石反复炎症刺激可能诱发胆囊癌,难治愈!保护肝胆,3点细节

2021-05-28 01:20 来源: 砍大话

人体内胆汁主要由肝脏产生,胆囊就像一座水库,起储存浓缩胆汁的作用。人们进食,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食物进入胃中刺激胆囊收缩,引起胆汁分泌,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油腻食物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浓缩,使胆汁长期在胆囊淤积。尽管切除胆囊后对大部分人没有什么明显影响,但不调整饮食,仍容易再次产生肝内外胆管结石。因此,肝胆是健康生存的资本。

统计资料证实:胆结石诱发反复出现胆囊炎症,手术单纯只取胆结石,病人今后患胆囊癌的几率会大大提高,胆囊癌致死率很高,难以治愈,而且发病与胆结石长期引发的炎症密切相关。所以许多临床患者会选择切除胆囊,但日后的饮食便会十分受限。保护肝胆,刻不容缓,3点细节要牢记:

(1)“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如果晚上不能及时睡党,或睡觉质量不好,第二天少阳之气没有升起,人就易困乏,没有精神。对于人体而言,最佳睡觉时间应该是子时(23-1点)至寅时(3-5点)末,也就是在23点睡下,早晨5点处于睡眠。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够做到,所以大街上脸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

经常夜里睡得过晚会伤胆气,严重者会患抑郁症。“睡觉为养生之首,一夜不睡,百日补不回来”。并认为,经常夜里睡得过晚会伤胆气,严重者会患抑郁症。《黄帝内经》记载:“脏腑取决于胆”人体五脏六腑之气都取次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够生发起来,身体就不会受到影响。23点至凌晨1点是子时,胆经最旺。人在睡眠中蓄养胆气,不睡觉就会消耗胆气,严重者出现“抑郁症”,做事也会缺乏胆量。子时不睡,除造成胆汁新陈代谢不利外,还可造成贫血、供血不足。

(2)为了使入睡变早,需要注意的是,晚饭要尽量早吃,而且不要吃得过饱,要清淡些,避免油腻。因为吃饭晚了,又吃得非常饱,饭还没有充分地消化完就要睡觉了。睡觉的时侯血液循环都会减慢,胃里还有大量没有消化完的物,就会让胃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来工作,而且胃也不能修充分地休息。长期这样,就会形成胃病和肝胆结石疾病。

(3)晚餐吃得太多,特别是同时酒或高脂饮食者,更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可放射至左腰、左肩和左臂,还常伴有恶心、呕吐,如果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有的入会在睡眠中突发急性胰腺炎并致休克,因无人知晓其发病而无法及时进行抢救,直至死亡。如果有胆管结石、慢性胆囊炎、胆管蛔虫症病史者,在晚餐时暴饮暴食也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晚饭要早点吃,距离睡觉最少要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饭别吃太饱,别睡太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