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老人常说“一勺猪油十副药”,真这么神奇?为何现在吃的人少了?

2021-08-26 03:41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从集市上买点猪肉(白色部分)回来,或者自家就养猪,就可以熬猪油吃了,先把猪板油切一下,然后放到锅里,慢慢地猪油就熬出来了,颜色先是油的颜色,待其凝固之后就会变成白色固体,吃的时候挖一勺或几勺即可。另外,熬完猪油剩下来的油渣子也能吃,拌上点白糖,吃起来又酥又脆。

在以前,猪油是好东西,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加了猪油做出来的食物很香,就算不炒菜,吃上一碗猪油拌饭也是很满足的。老一辈人还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一勺猪油十副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猪油能治病?但为什么现在吃猪油的人变少了呢?很多人对于猪油的态度从以前的喜欢变成嫌弃了?吃猪油对身体健康到底是好是坏?下面就跟大伙讲个明白!

一勺猪油十副药,说的是什么意思?是真的吗?

之所以老辈人会这样说,因为以前食物匮乏,能吃上猪油,会让人感到很幸福,浑身都更有力气了,身体有了油水,更健康了,就会觉得猪油堪比十副药。而且吃猪油做的饭菜,可以提高食欲,吃嘛嘛香,身体自然更棒,不容易生病。猪油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适当将其涂在嘴唇上,老人认为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皮肤的作用。

另外,《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猪油的记载:甘,微寒无毒,利肠胃,通小便。也有的人是听说猪油有改善营养不良、补水等功效,从而相信它能治十几种病的说法。所以,就有了“一勺猪油十副药”的说法。

但实际上,这个说法是谣言,猪油并没有这么神奇。它主要是饱和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缺少人体需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几乎没有水分,所以吃了起不到补水的作用。能改善营养不良的说法也过于绝对了,虽然可以增强食欲,但不能改善蛋白质不足,而且经过高温烹调,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另外,猪油中的维生素a含量也不高,所以也起不到什么补充的作用。

所以,这句老话放在以前贫苦的时代,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放到现在来说,真正生病的话,还是要相信科学,进行科学治疗的,而不是吃猪油就能好了。

为何现在吃猪油的人变少了?

之所以以前吃猪油的人多,现在吃得少了,可能跟下面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了,而这跟吃太多的饱和脂肪有关,猪油就是一种代表性食物。主流观点认为心血管病跟摄入过量的饱和脂肪有关,再加上现在的心血管病患者越来越多,这种说法自然让很多人深信不疑,为了避免,就会少吃或不吃猪油。

但其实这两者的关系也有争议,猪油并不是唯一的祸首,心血管出现问题,不能说就是它的锅。

第二个原因是:现在的食用油种类很多,很多人觉得植物油更健康,也不用自己熬制,比吃猪油更方便。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食用油,大瓶装的小瓶装的,任你挑选,很多人觉得吃植物油更健康,与其买猪板油回去再熬制,不如吃植物油更方便。

那么,吃猪油到底是好是坏呢?

不好一刀切,摄入量是关键,而且对于不同身体情况的人,适不适合吃猪油,也要因人而异,下面我给出一些建议给大家:·如果你平时很少吃肉,营养出现障碍,或者食欲较差,可以适当吃点,提高食欲、补充营养。·如果你本身比较肥胖,或者已经患有三高等代谢性疾病了,建议平时还是少吃猪油为好,以免摄入更多的油脂。

从当下来看,猪油已经不再是人们吃油的主要来源了,从健康的角度来讲,也不推荐大家每天都吃。

在吃油方面,摄入量很重要,建议每天的用量不超过30克,整体上少吃点猪油为好,因为其他一些食物中也含有饱和脂肪。各种油可以换着吃,不建议长期只吃一种,要均衡摄入营养。

总而言之,猪油没有那么神奇,生病了该吃药就吃药,不能靠吃猪油治病,但也要为猪油正一下名,它也不是“万恶之源”,对于部分人来说,适当吃点也是有好处的。所以,对待猪油,我们应该要理性,合理摄入,不要神化它,但也不要妖魔化它。

参考资料:

《农村俗语“一勺猪油,胜过十副药”,猪油真的这么神奇?我不信》.齐鲁壹点.2020.04.27

《一勺猪油等于十副药,能治疗十几种病?》.科学辟谣.2019.12.07

来源:民福康养生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