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秋燥之时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滋补为主

2021-09-18 10:32 来源:明珠号 小涵健康

入秋后气候开始干燥,人们常常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现象,这些中医称之为“秋燥”。

秋燥之时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而应根据中医四季五补的原则来进行滋补。初秋时节之际,应以淡补为主。所谓“淡补”,是指补而不腻,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

一方面可使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除了鸭肉外,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都非常适宜在立秋之后食用,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适当多吃,远远胜过补药的作用。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