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跌入谷底!库存开始甩卖,地里刚收一斤1元,农民悔不当初

2021-09-29 23:28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不少农产品具有耐储的属性,如今即将入冬,已经有不少北方的朋友开始储存冬季的食物了,白菜、萝卜作为比较老牌的耐储蔬菜,一直都是人们的主要选择。其实还有很多耐储的蔬菜,在平时就一直被储存着,持续供应市场,比如土豆、洋葱、大蒜、大姜等,因此这类蔬菜每年的种植量都会很大,行情波动也时刻牵动着农民的收益,尤其是采用山洞或是地窖就能储存的姜。

生姜采收之后,存入地窖可以等到来年再取出来,当种姜进行新一季的种植,也可以当老姜慢慢售卖,因此储存生姜已经成了很多农民的一种习惯。去年的大姜经历十分辉煌的一个采收季,收购价格最高涨到一斤7元,令很多姜农和商贩都直呼疯狂,总觉得今年的姜价要更上一层楼了。

不仅商贩们积极收购,今年农民也都积极投入种植,都十分看好行情。但事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如今(去年存的)老姜和(今年)生姜的行情都已经跌入谷底。

老姜从年初至今一直在跌价,如今也就1.2元、1.3元的样子,而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跌价,还要算上储存过程中的重量损失,所以损失比明面上的要更大。如今新一季的生姜已经进入采收期,老姜已经涨价无望,开始出现甩卖的情况。

哪怕是一些去年较早收购生姜的商贩,以一斤3元左右的价格,如今也顶不住生姜上市的压力,甚至不称重,不计损耗,几千块钱将当初几万元收购来的姜全部清货。

而在去年以更高价格收购生姜的商贩,存到现在亏损更加严重,一些当初自己储存生姜的农民,也等于错过了去年的高价行情。

关于今年姜的行情趋势和造成的因素众说纷纭,其中有两个比较受认同的。

其一,去年的高价使得商贩们无法也不愿降价进行出口贸易,导致国外买家不愿购买。原本要出口的那一部分姜转变为了内销,而国内市场消化不了那么多,这一情况直到6月份老姜降价到3块多,出口量才有所好转,但为时已晚,错失了好几个月的销售期。

其二,是经历了去年的高价,很多农民都看好今年的生姜行情,纷纷投入种植,种植面积有了较大的增加。因此,如今老姜的存量还很大,而即将上市的生姜也比去年要多很多,以致于行情低迷不振。

现在新一季生姜开始上市,收购价格普遍在1块多,部分产区还低至1元一斤,让种植户们感到很难以接受,更是后悔今年种太多了。新一季生姜不仅要面对种植量大带来的压力,还要遭受库存甩卖的打击,可能这一季的收购价格都上不了2元一斤,至今卖出去的话,农民的收入要比去年缩水很多。因此已经有不少农民选择部分出售,部分放入山洞或是地窖进行储存,打算明年再卖或是当成种姜种植。

由此可见,外需对于国内生姜的行情影响也是存在的,所以种植户们最好也不要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合理安排出售和储存的数量,能规避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

来源:农忙拾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