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祛湿驱寒,来点辛料

2022-02-22 19:28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

以日常汤水食馔来化解自然气候带来的不适,帮助自身在潮湿气候中获得平衡与健康,这是广州老百姓经过千百年的探索积累下来的食疗健体民间智慧。

广东祈福医院治未病科主任王宏凯说,岭南地区湿气重的人非常多,春季尤其是梅雨天里,感冒、咳嗽、关节痛等症状频频发生,成为春季困扰广东人的一大难题。“这跟岭南气候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如果只是气候性而非病变性湿气,及时吃一些辛热食物可促进湿气的排泄,也有助于春季保暖。从饮食习惯来说,如果喜欢甜腻、寒凉食品,这不但对湿气排泄不利,反而为湿气囤积创造条件,湿气囤积引发各种症状。”

王宏凯表示,湿气重的人,往往身体也较沉重和疲乏,感觉双腿很沉,不想动,浑身懒洋洋。如何辨别湿气重呢?他给出指引:湿气重的人舌头比较胖,水比较多,舌头上有齿痕,舌苔比较厚并呈白色。

如何解决湿气重的问题呢?改变饮食习惯非常关键,王宏凯强调,不要吃太油腻、生冷的东西。他建议:日常饮食适当增加辛热调味品,比如桂皮、草果、砂仁、萝卜、生姜、来福子(莱菔子)、花椒、小茴香等,它们对祛湿都有很好的帮助,还能驱寒。广东人喜欢喝汤,平时煲汤的时候加入薏仁、芡实、莲子、五指毛桃、茯苓、土茯苓、苍术、白术等中药,祛湿作用非常好。也可以将它们打成粉末,平时煲粥或做成膏。

薏米烩花胶

薏米

薏米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食材,在一片湿漉漉的春季里,它担负起健脾祛湿作用。由于它富含蛋白质,可分解酵素,软化皮肤角质,能滋润肌肤,因而也被女士们视为可以吃的纯天然美容品。

东方宾馆8楼中餐厅出品部主管凌家驹师傅特别挑选大粒的薏米,将它与鸡汤一同蒸后,打成滋味薏米汁,隔去薏米渣,留下精华汁液,同腰豆、杂粮一起烩花胶。整个菜式健康而美颜,深得女士喜爱。薏米的烹饪方式多样,用它来煮粥吃,或者将其炒熟泡水喝,都可以达到祛湿的效果。不过由于薏米性寒,因此最好事先炒制。另外,在煮之前需要用清水泡2个小时左右,以方便煮熟。

土茯苓炖草龟

土茯苓

广东人皆知,土茯苓是祛湿的首选。春天时,广东人最爱用它来煲汤。土茯苓为植物光叶菝葜的根,以块大、干燥、粉性大、筋脉少、断面呈淡棕色的红土茯苓为佳。它可分为干货与鲜货,新鲜土茯苓用来煲汤,口感鲜甜。

土茯苓宜与鲫鱼配搭,鲫鱼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祛湿功效。二者同煲,能让祛湿功效升级。“土茯苓煲龟”是粤菜中的传统药膳,两种食材一清一补,滋阴祛湿毒。在珠江新城的徐博馆里,总厨曾伟聪为食客奉上“土茯苓炖草龟”。“我们只用野生土茯苓,虽然尺寸瘦小,形状并不美观,但胜在味道清香。来货以后,尽量当天新鲜用完。”曾师傅说,土茯苓一般要浸泡1个小时,去除泥土,再选中间最精华部位来炖。

赤小豆粉葛炖花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