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百年,探寻自贡荣县黄氏陶人生生不息的制陶足迹
黄万雄说,这座四方古窑,就是黄氏土陶产业的起源窑,历经上九代传到大叔黄一元,也在大叔手中停产。约3米高的烟囱,经风雨洗礼,露出千疮百孔,但依然挺直着腰杆,向后人诉说着近300年的黄氏土陶历史。那被千万次炉火淬炼再经岁月折磨后的石拱窑门,虽然有的地方触手可脱,但那一件件历经炉火煅烧的坛罐出炉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这座历经黄氏九代传人还保留至今的四方土窑,不仅见证着荣县黄氏土陶近300年的历史足迹,更延续着荣县土陶生生不息演化至今的根脉。
这座四方窑,是黄氏族人在“老坛罐窑”建起的第一个窑子,也是方圆上百里的第一个坛罐窑子。黄氏家族在这里开始采泥学做陶器、烧制、贩卖。女挖泥,男做坯,手艺传男不传女,成了黄氏祖辈的“家规”。
黄斌,黄万雄堂哥(省级非遗传承人)听祖辈们说,每当装窑烧制点火前,德高望重的老人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随着一批批土陶产品的出炉,“老坛罐窑”成了远近闻名的地方,出窑的时候,周边及自贡、内江、宜宾、成都的挑夫纷纷在这里,挑回所需的陶碗、菜坛、茶壶、烧坛、水缸等等进行贩卖或者谷物交换。200多年前,四方窑里烧制的土陶产品,就远走四方了。
随着黄氏土陶匠人的日益增多,便有了第二座、第三座、第四座,就在这“老坛罐窑”方圆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半山腰里,先后建起了5座窑。那200多年前热火朝天的土陶生产场景,我们只能想象了。
【笔者手记】
随着岁月流逝,记忆会被淡忘,饱经风霜的黄氏老窑写满了岁月的沧桑,曾经年少的黄氏族人一代传一代,在这山沟沟里繁衍生息,那风风火火制作土陶景象,只能用黄氏后人的故事来传说,只能用那遗留在老窑周边的土陶泥人、陶碗、陶壶来佐证。

四方窑里烧制的土陶产品。蒋兵供图
今天,第十代黄氏后人还在传承,黄氏后人还在创新。今年54岁的黄斌,接过第九代传人父亲的手艺,正在发扬光大。他打破了黄氏“家规”,不仅把手艺传给了黄家女子,还通过办培训班传给了全县、全市及省内外的弟子们。
2018年,黄斌不仅被四川省乡村旅游局授予“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荣誉,还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两项荣誉均为荣县唯一。(蒋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会 萧亚轩被狗咬后素颜晒疤!下巴布满增生伤痕,细胞坏死挖鼻孔都痛
-
人 1.9亿公斤!河南沁阳市小麦去年晚播今年收获更高产
-
蓝 医疗微观|九价 HPV 疫苗扩龄,大年龄段女性是否有必要接种HPV疫苗?
-
人 流感优势毒株转换、人群免疫水平较低…… 专家解释为何海南近期流感高发
-
新 止住“奇痒”,你终于可以定个小目标
-
人 暴雨天连接3例脑动脉瘤患者,专家:天气剧烈波动影响情绪易发病
-
会 演员李心艾暴瘦110斤!近照瘦出锥子脸,肩膀突出全身无一点赘肉
-
雪 身上有这6个“特质”会促进肿瘤复发,赶快丢掉!
-
北 45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不罕见”的罕见病一图读懂
-
人 两岸夫妻执着“原味”小吃:冀两岸民众产生更多的美食交流
-
儿 这种“鲜奶”喝不得!容易感染细菌不说,严重的还会影响发育
-
人 康健园|厨房佐料叶能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