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一粒水稻良种是这样育成的(一线调研)

2023-02-07 06:06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公司总经理王仕明介绍:“育种是带一包种子来,背一包种子回去。制种可不一样,制种1亩地能供100多亩大田用。”

制种流程多,要倒排工期播种,让父母本花期相遇。比如,荃优607的父本播种到开花需要100天,母本需要80天,所以父本要提前20天播种;之后不断观察叶期,分析花期,有时候还要通过水肥等进行调节,确保花期相遇。

“人工赶粉能提高杂交水稻的结实率。”王仕明介绍,多年前,来自江西萍乡市的“制种大军”在海南曾有10万人之多。近些年,国家振兴种业,萍乡也出台了制种大户补贴叠加种粮补贴等举措。受此鼓舞,不少在海南制种的江西农民已返乡发展。

“育秧插秧,抽穗授粉,收割晒种,选种包装,我打小就会。”王仕明跟着父辈到海南制种已经20多年了,皮肤晒得黑红,讲起话来慢条斯理。他所在的东方市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百万亩感恩平原土地肥沃,“冬季制种每年12月底开始,第二年4、5月收种,刚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下秧的时间。”

受地租和人工成本上升影响,海南水稻制种一直在西移,从最初的三亚市转到乐东黎族自治县,又转向东方市。“东方每亩土地流转年平均1300元,而在三亚早都超过了3500元。”王仕明说。

2022年9月中下旬,当中种农业科技公司生产部副经理文民操收到紧急任务,荃优607海南制种面积从原来的六七千亩一下子提到2万亩以上时,他脑袋嗡嗡响,到哪去找生产商和生产基地呢?

中种实行订单制,每年都会下计划给遍布全国的生产商和专业队伍。但冬季内地农时已过,难以制种;海南虽然可以制种,但又是冬季瓜菜季节,空地少,地租高,交种时间早,一时“抢基地”有些激烈。

多亏了王仕明多方联络,文民操仅用一个星期,6000亩地就达成意向,总算喘了口气。“制种大县支持生产加工仓储包装物流一体化,政策利好下,我们同当地生产商签订了生产供应链一体化合作框架,就地生产就地包装发往市场,卖不完的还可以就地储存。”

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长江中下游,尝到甜头的农户,早早就惦记上了好种子。在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施楼村,种粮大户陈帮国种完冬小麦,三两天就给吴店镇的种子经销商邱云泽打次电话。

“好种子抢手啊!当初试种荃优607的时候,还是老邱找上门来推销,他打了保票,说种不好赔我产量。结果一亩地多打了两三百斤稻谷,我高兴地请老邱吃了饭!”陈帮国说。

“前期打造样板田展示,收割测产都请大户去现场观摩,让更多农户看到品种对比优势。后期收集高产农户信息,制作宣传海报,苗期到抽穗的时候,还组织看苗会,扩大影响力。”说起好种子的推广经验,中种集团湖北区销售副经理王汉勇滔滔不绝。

希望的田野,季季接续,一粒良种的故事还将被不断讲述着。

本期策划:殷新宇 吴 燕 程聚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07日 06 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