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一粒水稻良种是这样育成的(一线调研)

2023-02-07 06:06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这些是导入低镉基因的育种材料R1607,已经是分蘖期了。”石义涛说着弓下身,用镊子取下一片片叶片,长约1厘米,小心放到深孔板里,“希望一次取样就能成功。”

从2021年夏天到现在,这批材料已在海南连续种了三季,加上2020年冬天在海南的一季、2021年初在湖北的一季,两年多时间不断杂交、回交、自交,已经5代。实验室初检数据表明,低镉基因的遗传性状已然在后代里显现。

“如果复检数据没问题,成熟以后就可以从这2000株里挑选长势最好、实验室基因数据最优的一株试制种了。”石义涛说。

就挑一株,会不会太少了?

“你可别小看它,结实率很高,一株也有一两千粒,稻穗有半条胳膊那么长。这也是水稻品种荃优607受市场青睐的原因。”

“如果把荃优607比喻成一个优秀的‘宝宝’,那R1607就像一名出色的‘父亲’。”中种集团水稻测试总监周华说,R1607不仅聚合了8个稻瘟病抗性基因、3个抗倒伏基因,还聚合了纹枯病抗性、耐寒、耐淹、氮高效基因及17个产量基因。现在导入低镉基因后,水稻即便在镉含量超标的田里种植,对镉元素也是低吸附或者吸收不敏感。

育成荃优607这样的优良品种,需要多久?

“从选育到审定品种,用了整整10年!”荃优607的研发团队负责人、中种集团水稻育种总监郑瑞丰说,创制新材料不确定性很大,“先后做了52个杂交组合,最终只育成了R1607这一个。”

研发团队紧接着将导入抗白叶枯病基因、抗稻飞虱基因、香味基因等,不断进行升级改造,让R1607成为全能冠军,这样“生”出来的“宝宝”会更优秀。

育种最难的是什么?

郑瑞丰这样回答:表现“杠杠”的品种,放到其他地方试种,就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不抗高温,不抗低温,有时候不抗倒伏,不抗某一种病,或者对某种气候比较敏感,“这会让之前所有的付出和投入都归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