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细菌生成超稳定蛋白质“纳米线”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吞入”甲烷 “吐出”电子
发电细菌生成超稳定蛋白质“纳米线”

地杆菌产生的蛋白质“纳米线”,由细胞色素OmcZ组成,导电性是细胞色素OmcS纳米线的1000倍,刚度是后者的3倍。
图片来源:Sibel Ebru Yalcin/eurekalert网站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微生物学》杂志,美国耶鲁大学团队发现,地杆菌制造的蛋白质具有线状特性,与“吃”甲烷的微生物相似,而地杆菌可发电,这意味着其有望“吞下”废气并“呼出”电子。该发现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线索。
气候变化加速对地球上的生命构成威胁。气温升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微生物产生了大气甲烷,甲烷捕获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30倍。此外,温度升高加速了微生物生长,因此产生的温室气体超过了植物所能利用的气体总量,这削弱了地球碳汇的功能,并进一步提高了全球气温。
现在,能够从海洋沉积物中摄取高达80%甲烷的地杆菌可能是这种恶性循环的一个潜在解决方案。
地杆菌产生的蛋白质“纳米线”由细胞色素OmcZ组成,其导电性是细胞色素OmcS纳米线的1000倍,刚度是后者的3倍,使细菌能在百倍于其群落大小的范围传输电子。但此前人们不知道地杆菌是如何制造这种“纳米线”的,以及它们为何会如此发电。
之前的实验表明,这种蛋白质线显示出迄今最高的导电性,使细菌能产生迄今最高的电力,并形成能够大范围传输电子的群落。
此次,使用高分辨率冷冻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观察到“纳米线”的原子结构,发现血红素紧密排列,以极快的速度和超高的稳定性移动电子。该团队还合成了“纳米线”,解释了细菌如何按需制造它们。
研究人员表示,人们有可能利用这些“纳米线”来发电,或者了解“吃”甲烷的微生物如何利用该特性来应对气候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央 高启强干嚼咖啡、老默炫棒棒糖,这些“狠人”解压法真有效吗?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科 奥密克戎“新选手”CH.1.1现身美国!其潜在突变令人担忧
-
健 新冠变异病毒能否人工合成?专家:技术上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难
-
2 从63800元砍到3780元!医保灵魂砍价再现,企业4次离席商议
-
医 病毒感染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新冠带来新的证据?
-
北 医生解答为何有人阳康后查出肺结节:不要过于害怕,阳康后发现的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
-
澎 医保谈判成功率创新高:有罕见病药从6万降到3000多,百万抗癌药无缘,有何影响
-
新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