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董红梅:村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2023-03-13 09:27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查看折耳根长势

文/图 肖涵 本报记者 罗阳

家住贵定县云雾镇小普村的董红梅,今年47岁,初次见到她,虽已人到中年,但身上那股干净利落的“干劲”却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贵定县云雾镇是茶叶之乡,每到采茶时节,茶商们会集中前来收购茶青,每天天不亮村民们就背着背篓上山采茶,太阳落山才归来。2008年,30岁出头的董红梅看到村里邻居们每天起早贪黑、日晒雨淋,辛苦摘下的茶青有时还会被部分茶商挑挑拣拣,那时,她便开始在心里盘算着,与其让其他人赚乡亲们的辛苦钱,倒不如自己做茶商,将利益最大化给到乡亲们。

之后,董红梅和丈夫王先华便开始接触茶叶生意,村民们摘下的茶青无论品质好坏应收尽收,由于没有收茶经验,第一次仅赚了30元。回忆这段经历,董红梅说:“当时没想那么多,赚得少就少点,看着村民们干劲足了,辛苦也值了。”

随着云雾镇号召家家户户发展茶叶种植,董红梅积极响应,2014年,她开始用自己家50亩地率先种植茶叶。渐渐地,国家政策越来越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第二年,董红梅的茶叶种植基地初见规模,已达到200亩,村民们看到后,也纷纷利用起家中土地加入种植,茶产业发展在小普村正式“开花结果”。

董红梅考虑到茶叶管护和采收季节性强,在空闲时间还能做点什么,于是和丈夫在村里又率先发展起20亩的羊肚菌种植。看书、查资料、找专家指导、参加培训班,好学肯干的董红梅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土专家”。2017年,董红梅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以及凭借云雾镇优越的地理环境,在董红梅夫妇的带动下,村民尝到了土地带来的新“甜头”。

“只要勤快,在咱们这么好的地方,什么都能发展,做什么都有奔头。”董红梅乐滋滋地说:“起初发展的目的是让村里越来越好,现在也正朝着最初的目标慢慢靠近了。”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来到小普村折耳根基地,群众正在基地忙碌,基地一旁堆放着上百斤种苗,务工的村民正有条不紊地翻土、施肥、栽种……一片春日播种的繁忙景象。

“不久前,镇上推选我去州里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学习期间,我和外地的同学交流农业种植经验,了解到折耳根好种植、生长快,很适合在家乡发展,培训结束后,就与大家商量着把它做起来。”董红梅说。

培训结束后,董红梅立即挨家挨户动员在家妇女到基地务工,没多久,100亩折耳根发展起来了,让村里的“半边天”们实现了产业、务工“双丰收”。

“我在这里务工栽种折耳根,既可以照顾家庭,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今年啥都不用愁了。”村民刘玉琴一边栽种折耳根一边说。

近年来,在董红梅的带领下,小普村产业“遍地生花”,每年带动村民就业1000余人次,每人平均增加收入1万元。当记者问到董红梅下一步规划,她说:“我想继续学习新的知识,把产业发展好,继续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