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得这样选,降压效果好,安全性也高

2021-05-12 21:31 来源: 我是diang陪

据统计,半数以上老年人患有高血压,是导致很多老人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往往很多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加之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因此,在选择降压药上,更需要谨慎。那么,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该怎么选择降压药呢?

一、怎么才算是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指的是年龄≥65岁,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老年患者。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主要是:

1、多数表现为收缩压(SBP)升高和脉压增大。

2、容易出现异常血压波动:如容易受体位、进餐、情绪、季节或温度等影响,导致血压出现异常波动,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进餐后低血压以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3、常合并有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等。

4、常伴有严重的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导致过度降压治疗。

其中,假性高血压是指所测血压值高于动脉内测压值。如果收缩压(SBP)测量值异常升高但未合并相关靶器官损害或药物降压治疗后即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则可以考虑假性高血压的可能。

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特殊的身体状况,因此,在选择降压药时需要慎重,个性化给药。

二、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选择3个原则:

1、尽量选择小剂量就能有效降压的药物:可从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开始,根据需要,再逐渐增加剂量;

2、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最好是24小时可持续降压作用的药物,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防止异常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单药疗效不佳的,尽可能联合用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代谢缓慢,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因此,单药降压效果不佳时,尽量联合用药,一是增强降压效果,二是减少药物剂量。

三、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这样选择降压药

1、优先选择这4类降压药,作为起始和维持治疗

(1)噻嗪类/样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高尿酸患者慎用,痛风患者禁用;

(2)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常见不良反应是踝部水肿、心悸等;

(3)普利类: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有高血钾风险,需要关注血钾、血肌酐水平;

(4)沙坦类:厄贝沙坦、缬沙坦等,也存在高血钾风险,但不良反应较普利类少。

2、需要降压20mmHg以上的老年患者,起始治疗可采用两药联合

如:噻嗪类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普利类或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普利类或沙坦类。

3、两药联合,降压效果也不好的,则可这样选择:

(1)三种降压药联用:噻嗪类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普利类或沙坦类;四种药物中的三种,其中普利类、沙坦类不建议联用。

(2)单片复方制剂:如普利类/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沙坦类/β受体阻滞剂等的复方制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等。

4、年龄≥80岁的高龄患者和衰弱的老年患者,建议初始降压采用小剂量单药治疗。

四、不同情况下,老年患者的首选药物

1、合并有左心室肥厚、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外周动脉疾病、代谢综合征的患者,首选:钙离子拮抗剂、普利类、沙坦类;

2、合并有微量白蛋白尿、轻度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的患者,首选:普利类、沙坦类;

3、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普利类、沙坦类;

4、合并心绞痛的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

5、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首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普利类、沙坦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螺内酯);

6、合并有房颤,需心室率控制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CCB(地尔硫卓、维拉帕米);

7、合并有房颤,需预防的患者,首选:普利类、沙坦类、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螺内酯)。

8、单纯收缩压期高血压(老年患者),首选: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

总的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需要考虑因素较多,因此在用药上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个体化选择合适的药物,最好是在医生指导选择及服用药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