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两道家常菜炒着吃,致癌物居榜首,厨师都未必知晓,很多人中招

2021-06-20 14:01 来源: 糕点哥的日常

西葫芦又被称作茭瓜,它是一种生产在北美的绿色蔬菜。他的皮很薄肉厚水分很多,适合荤蔬搭配使用,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蔬菜之一。

西葫芦是一种清新爽口的菜肴,新鲜的西葫芦通常呈现为淡绿色。西葫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水分,经常食在为人体补充所需维生素的同时,还能够让皮肤更加的水润有光泽。对皮肤暗黄的人群来说是一道美容的佳品。

今天要和大家说的不是西葫芦的营养价值,而是西葫芦的饮食禁忌:

“西葫芦、大蒜、洋葱等蔬菜一经高温煎炒会产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要说烤肉、腌肉这些本身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易产生致癌物,大家并不会觉得奇怪,但炒蔬菜什么时候也变得会致癌呢?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罪魁祸首就是,西葫芦中含有天门冬酰胺和还原糖,这一类型的食物经过120摄氏度以上高温炒制,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丙烯酰胺。这两种物质在豆类、蔬菜中的含量较高。不同蔬菜中天门冬酰胺含量不同,因此释放出的丙烯酰胺会有差异。西葫芦排第一,洋葱紧随其后。

其他含丙烯酰胺的食物:

薯片

因可能致癌而值得我们注意的物质是''丙烯酰胺''。该物质据说存在于一些原材料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并将其加热到120度以上的食品中。

由于薯片充分满足了上述条件,因此无论是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还是国外的研究,都认定薯片中含有大量富含丙烯酰胺。

炸薯条

炸薯条也是富含丙烯酰胺的食品。分析结果显示炸薯条的丙烯酰胺的最大浓度是薯片的1.5倍。不是家里做的炸薯条就会安心,无论是自家制作的还是餐厅中的薯条检测出了丙烯酰胺,因此请多加注意。

蛋糕、派类食物

在使用小麦为原料高温环境下制作的蛋糕、派类食品中检测出了与薯片相同浓度的丙烯酰胺。对致癌物质比较介意的各位,选择在低温环境下制作的糕点应该没有问题。

来源:糕点哥的日常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