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男子突发心梗,溶栓治疗后,为什么还要放支架?两者有何区别?

2021-06-25 03:08 来源: 民福康健康

导语: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在出现后,很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坏死。不仅有急性的心肌梗死,还可能存在持续性的心脏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梗。患者通常会出现强烈并且持续的胸骨后疼痛,在休息和使用硝酸甘油后都无法完全缓解。发病期间可能伴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心肌梗死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在患者发病初期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有大约半数的患者在发病前的1-2天以及1-2周内出现强烈的症状,比较典型的就是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等。

湖南的方先生在早晨6点左右,持续了大约20分钟的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并且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家人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就医。医生经过初步的检查发现,心电图提醒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率86次/分钟,而且血压达到了130/75,血糖饱和度为99%。

了解到是心肌梗死后,就需要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将堵塞的血管打通,从而保证心肌组织的供血。但是由于这家医院没有做心脏支架的条件。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接受溶栓治疗。

接受溶栓治疗后的1个小时,方先生的症状逐渐缓解,通过复查心电图等项目后医生初步判断溶栓成功,血管已经打通。和患者家属商量后,选择转院接受进一步的支架手术。

为什么溶栓成功后,还要放支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