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精细化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进展

2021-09-03 10:10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1.5

呼吸机管路精细化护理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每周进行更换管路,如果出现肉眼可见管路感染时护理人员需及时更换呼吸机管路,并定时对空螺旋纹管中凝集的冷凝水进行排放,另外,存在定植耐药菌时需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管路使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理。1.6

气囊精细化护理

人工气道均带有副腔气囊的导管,可进行声门下吸引,减少误吸,降低肺部感染率[12]。护理人员需使用气囊压力检测表及可冲洗导管将气囊压力维持在25~30cmH2O, 检测间隔时间为 4h,护理人员在进行交接班或鼻饲前需对气囊压力进行强化检测,可有效降低患者误吸率,避免损害患者气管黏膜保证其通气有效性[13]。1.7

气道内分泌物吸引精细化护理

用合适的吸痰管按需吸痰,当患者自觉有痰、剧烈咳嗽咳痰、喉部肺部有明显痰鸣音、气道高压报警、吸气压升高、潮气量降低、或呼吸做功增加、流速-容积波形出现锯齿形波也提示需要吸痰及外周指脉氧下降时,均进行吸痰[14]。对患者的气道保护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呛咳反射弱、消失的患者可加强深部吸痰,呛咳反射明显的患者可进行浅部吸痰。还可采用翻身拍背、振动排痰等方法加强痰液排出。进行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在进行吸引时现对引导管接口处用碘伏棉签实施消毒,消毒完毕可连接负压,负压需保持为100~150mmHg 左右。如分泌物不易吸出略粘稠,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吸出,吸痰前应让患者深呼吸 3~5 次,一次吸痰不超过15 s,由内向外,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后吸鼻和口腔内分泌物,吸痰时动作轻柔,规范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促进患者痰液排出,运用密封式吸痰管进行吸痰每 24h 进行更换。且吸痰临床常规给予1分钟纯氧,虽然这种做法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除非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或处于脑血液循环受损状态,对不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吸痰前应避免给纯氧,以免增加氧中毒风险[15]。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