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读书明志学高深,先天之寿在父母,后天之寿在悟性

2021-05-16 20:22 来源: 荷香满屏

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国学大师钱穆的养生之道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史学四大家”的钱穆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有“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之称。追溯其家族历史,祖父37岁就病故,父亲仅活到41岁,长兄亦英年早逝。“三代不寿”的隐痛,让钱穆由衷感慨——“人生不寿乃一大罪恶”。从此开始奋发图强,立志养生。经过大半生的潜心研究和身体力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赢得了96岁之高龄。

(五福捧寿)

然而寿长真的好吗?

易学的太极思维认为:“寿增则病多,命厚则福薄”,寿和福这两个看似大吉的征兆,预示着不祥!

古人认为:“活得久了,得的病就多,命厚,福气就少了。”

如果一个人的寿命增加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将是无数的痛苦。另外,如果一个人的命太厚,相信他的福分也不会多。

按照我们大多数人的想法,认为长寿是好事。一位70岁的老人曾经问佛陀。他问:“佛祖,我这辈子一直很勤快,儿孙满堂,做了很多好事。可是为什么我最后会生病,家里穷?”

佛说:“世间各种磨难,人入轮回,得失皆因果。"而惑业为因,苦报为果,是故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人,其实一直都在轮回,只是你看不透,所以走不出来。而苦乐的其余部分会随着因果的轮换而变化。

所谓“人生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无论你活了多少岁,你都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遇到的一切,一定是苦多于乐。

况且,当你活得更久,命理更厚的时候,你最终会明白,你所忍受的因果检验会增加,你也不会有太多的快乐。

纵然生有病老三千疾,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不懈追求,但是笔者通过多年易学悟到,先天之寿在父母,后天之寿在悟性,人的极限寿命生来就由固定的基因密码注定了,这种注定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在哪步大运那个流年必定会暴发出相应的疾病症状,即使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和将来必然的命运趋势,这也仅只能改善部分而已,改变是不可能的。故而说先天之寿在父母,后天之寿在悟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