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湛江人速看!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援助指引来了!

2021-06-20 13:46 来源: 湛江日报

2、焦虑。

焦虑也是在面临疫情影响下最常见的情绪问题。由于担心感染病毒,以及严格防控形势下的医学观察措施,而出现紧张,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者过多关注与疫情进展和防控有关的信息,不停地在手机上查询消息,看朋友圈,让各种不一致、不肯定的信息充斥于大脑,导致自身认知能力有所下降,非理性的想法就会占主导地位,灾难化的想法频繁在脑海里出现,由此还会出现手心冒汗、颤抖、心慌、胸闷等躯体症状。或者因为长期医学观察,无所事事,闲得无聊,也会出现焦虑不安。

3、抑郁。

当面对疫情爆发时的恐慌,或者亲历一些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这些人当中或许有自己认识的人时,对当事人的冲击会变大;与此同时,个体还可能出现替代性创伤,即在目击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可能会出现厌食、易疲劳、体能下降、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做噩梦、情绪低落甚至消极想法,就构成了抑郁情绪问题。

4、愤怒。

因为自己被医学观察,工作、生活、学习受到较大影响,或医学观察居住条件等限制,容易出现愤怒情绪。

5、失眠。

在医学观察期间由于生活规律紊乱,有可能会出现失眠、难以入睡、夜间易醒、多梦、早醒、浑身不适等情况。

6、过度关注健康。

网络的发达让人们很容易去关注新冠肺炎的症状,从而对照自己,产生怀疑或者疑病症状。绝大多数人经过自我对照和检查,已经可以排除疑虑,但是部分人会感到持续较长时间的身体不适,如头疼,头晕,胸闷,气短,心慌,胸痛,疲乏无力等。当自己静下来休息或独处时,这感觉会更加明显,为此,可能会反复在网上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确认自己是否得新冠肺炎,产生疑病倾向。

7、疲惫。

医学观察持续时间较长,个体可能在一生中都未经历过如此漫长的隔离、限制而感到疲惫。

8、易激惹。

因对医学观察期间的措施及条件的不满,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甚至与人发生争执和冲突。

9、孤独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