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采食野菜和蘑菇“三认识”

2021-07-23 22:39 来源: 初初美食季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增多,野生蘑菇、野菜进入生长旺盛期,野菜与菌类成为不少市民朋友的“尝鲜”首选。然而因加工烹饪不当误食有毒野菜和毒蘑菇而导致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预防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如下:

一、采食野菜和蘑菇“三认识”。一是对不熟知、难以辨别或来源不明、异味很重野菜和蘑菇不要采摘和食用;二是加工烹饪蘑菇时,每次最好只加工一种,且加工时一定要先洗净再煮熟、煮透;三是不要盲目迷信某些野菜和野生蘑菇的“养生”“保健”“治疗”功效,且不宜大量食用。

二、由于有的野生蘑菇、野菜很难鉴别,为预防食物中毒食品生产经营者应该对不认识的野菜和蘑菇做到“三不”,即不采摘、不加工、不经营。集体用餐单位、学校食堂、大型会议活动、自办宴席等集体用餐拒绝加工烹饪野菜和野生蘑菇类,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公众饮食消费安全。餐饮服务单位采购野生食材应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帐记录等食品安全自律制度,严把进货关。

三、严防致病微生物导致食物中毒树牢“十注意”。夏季气温回升,湿度增大,含氧量高等因素致使致病微生物迅速繁殖,易引发食物中毒。预防微生物繁殖食物腐烂变质引发食物中毒,特别注意以下“十项”防护措施。一是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二是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安全系数较高的食品,不买散装腐烂食品;三是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不喝生水;四是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五是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生食瓜果必须洗净;六是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七是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八是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九是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渍食品;十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可惯。

四、科学救治误食野菜野生蘑菇和致病微生物引发食物中毒措施。误食有毒野菜蘑菇和腐败变质食物后出现恶心、头晕、呕吐、幻视、幻听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也可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灌肠等进行前期处理,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应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餐饮单位一旦发生毒蘑菇、毒野菜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配合救治患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