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骨质疏松的早期临床表现,一文为你科普下

2022-10-02 23:07 来源:明珠号 小肆说健康

3、身高下降或者弯腰驼背

大部分的骨质疏松患者,特别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伴随着身高的明显下降,其原因是由于脊椎是支撑人的主要结构,负重很大,伴随着骨量的丢失,会导致脊柱椎体发生压缩变性,进而导致脊柱前倾,背曲加剧,进而形成驼背,这其实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骨量丢失信号,往往已经达到了骨质疏松症的标准,因此一定要特别注意。

4、关节不稳、活动能力下降

随着骨量丢失,人体的许多关节的功能活动都会退化,特别是腰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承重关节最容易出现失稳的情况,进而导致这些关键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如腰扭伤、膝关节扭伤等;其次,在骨质疏松早期,随着骨量减少,躯体肌肉的力量也会出现下降,特别是双下肢的力量出现下降,导致出现双腿发沉、行走不稳等表现,并且活动能力有所下降

四、发现骨量丢失,仅仅依靠补钙是不够的

临床上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表示自己一直在补充钙剂,怎么还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呢?其实,临床上单纯因为缺钙而导致的骨质疏松其实是非常少的,因此如果不能有效解决骨量丢失的原因,抑制骨质破坏,单纯补钙并不能防治骨质疏松,因此在补钙的基础上,我们还可能需要配合以下几种药物。

1、活性维生素D

充足的维生素D是保证钙质被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的基础,现代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增加肠道对于钙质的吸收,同时可以促进钙质沉积在骨骼上,保证骨骼的矿化,从而有效减少骨量丢失,保证骨骼的正常结构,因此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可每日补充400IU-600IU的活性维生素D,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盖三淳、骨化三醇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