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你是否总觉得疲劳感难以消退?以下这些都在提醒你:身体太疲惫了

2021-07-20 16:50 来源: 邹邹

美国“癌症网站”2016年总结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等机构的研究数据后提示,睡眠、休息充足的情况下,仍长期感觉疲劳的人群,需要警惕癌症、贫血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不同疲劳的“最佳休息法”

人体的疲劳是逐渐累积的。

第一阶段

身体觉得累,失眠、食欲差;

第二阶段

逃避负担、倦怠、烦躁、身心易受伤,但外表可能看不出;

第三阶段

心情忧郁不安、易过度自责,身体无力,像变了个人。

针对疲劳,正确且有效的休息方式,能让人放松紧绷的神经或肌肉,重新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和学习。

过度思虑者

这类人工作压力不大,事情也不多,内心却总感到焦虑不安,时间长了也让自己“心累”。建议通过休息提高注意力和对情绪的控制力,改变认知,久而久之还能改善免疫力。

正念呼吸:在安静的环境盘腿坐,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学会放空:每天用10分钟到半小时,放下肩负的所有社会角色,做一个“空杯”。去晒太阳、草坪上呆坐等。

黑白分明:白天无怨无悔、开心干活,晚上养精蓄锐、安心睡觉。

体力劳动者

好好睡一觉是大多数人采用的休息方式,对于睡眠不足和体力劳动者尤其适用。

这类人群的疲劳主要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应采取“静”的休息方式,睡眠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体内堆积的废物排出去。

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躺一会儿,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

脑力劳动者

这类人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所以睡觉缓解疲劳的作用不大。他们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找个事放松神经。可以是上午写文案,下午给盆栽浇水;也可以是脑力劳动间的内部转换。

脑力劳动者的疲惫主要来自对一成不变的厌倦。以“做”解决“乏”,用积极休息取代消极放纵,多尝试哪种方法让自己最放松。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