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反复“干咳”总不好,竟然是降压药惹的祸!

2021-05-25 18:14 来源: 医药养生保健报

家住河北省廊坊市的王先生最近常咳嗽,但没有痰,反反复复总不好,只能去医院就诊。医生并没有着急开药,而是详细询问了老王发生干咳的时间、经过,并做了一系列检查,最后认为干咳的病因可能为所服降压药所致。换药之后,老王的干咳果然消失了。

老人出现干咳的病因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如果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可以明确病因。另外有的患者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此类慢性咳嗽常见如下几类

(1)慢性刺激性咳嗽:多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无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查体无异常。

(2)胃食管反流慢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诊断,排除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和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明显消失或减轻。此类患者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减肥、少食多餐、戒烟、高枕卧位等。

(3)变应性咳嗽。某些慢性咳嗽具有一些特异因素,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不能诊断为哮喘、变应性鼻炎或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将这类咳嗽定义为变应性咳嗽。

(4)感冒后咳嗽。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为感冒后咳嗽。可以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但常为自限性,通常能自行缓解,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对一些慢性迁延咳嗽可以短期应用中枢镇静药、抗组胺H1受体拮抗剂等。

(5)降压药引起的咳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会诱发干咳,是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3%。

其中,降压药引起的干咳最容易被忽视,需要格外注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常用的降压药,比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西那普利等,被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列为一线抗高血压药。但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引起咳嗽,其发生率约为19%。对于此类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停药1~2周后干咳就会停止。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换用其他降压药。

对于不适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者,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即沙坦类降压药替代,其降压作用也比较明显,且沙坦类降压药干咳症状发生率少得多。如果沙坦类也出现干咳的副作用,则考虑改用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等其他降压药。至于降压药引起的干咳,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有的人适应一两个月就不咳了,有的人则持续咳嗽。服用降压药出现干咳,可多饮水,以缓解症状,不能盲目使用镇咳药。如果干咳不耐受,应去医院诊治,并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让医生对症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无痰的干咳一定要引起重视,有些人受了风寒或吸入刺激性气体会出现几天的干咳,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有些吸烟的人,可能长期有些轻度的干咳。但是,中老年人如果没有任何原因出现持续2个月以上的干咳,就要考虑到是否为肺部肿瘤所致。

作者:吕庆鸿

出品人:胡丽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